FB粉絲專頁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法見》-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


觸食(phassa) 生命的四食

譬喻:一隻被生剝皮的牛,無論牠站在何處,都不斷地遭受周遭昆蟲及其他動物的侵襲。

如同被活生生剝皮的牛一般,觸食經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從四面八方蜂湧而來,人無能地暴露在這種持續的興奮與刺激當中。 巴利語phassa,此處譯為觸食,字面意思為「觸」或「接觸」,但並非指軀體的接觸,而是透過六識(包括心的感觸)產生心理與外境的接觸。連同作意,觸食是心對「感官與料」〔1〕與概念的刺激所產生的第一且最單純的反應。 佛教心理學認為在夢中和潛意識狀態也可能發生的觸食,是構成心由低至高每一階段的要件。

觸食是維繫生命的基本條件,它特別滋養或維護的是感受。「受」因大量且持續發生的感官觸覺而生,成為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 這個關係也出現在緣起法則裡:「觸緣受( phassapaccaya vendana)。」沒有防護的「受」使得貪愛旺盛,一旦觸食的貪求產生,便有無窮的觸供給感受消化吸收。 人一生在快速變遷中,受著色、聲、香、味、觸、法不斷衝擊。 佛陀深刻覺知此持續不斷的衝擊,因此以一隻被剝了皮的牛作為觸食的譬喻:因皮肉綻開,牛成為昆蟲群集爭食的對象,苦不堪言。 佛陀指出,對尚未從執取中解脫的人而言,任何感受必然產生苦難和爭戰。 苦受即是苦難的本身;樂受則因它短暫、無法令人滿足的特性,而帶來苦受;世俗的不苦不樂受,因其本具的單調及無聊而產生苦迫。 觸食不斷餵養這些受覺,成為引發此三苦之因。

《長老偈》記載,一名長老比丘希望能更清楚地看到觸食鮮明與刺激的特性,有感而發地說:「何時我才能平靜且有智慧地看到自己陷入無數的色聲香味觸法的熊熊火焰中?」(Theragatha-atthakatha v. 1099, Talaputa)

人十分清楚有許多痛苦的印象撞擊著自己的感受,但又非常願意為自己的快樂付出這樣的代價。 事實上,他們似乎喜歡有任何一種感覺勝過什麼也沒有,除非所引發的苦超過了容忍的地步。 這種情況的心理根源是因為人渴求永遠新的經驗。 如果這種渴求沒有被完全滿足,將感到空虛、飢餓及無助。 因此,人需要變異、新奇,並渴求不斷與生命接觸。 如此慣於這般的接觸,以致對大多數人而言,孤寂令人害怕,它是一種無法忍受的剝奪。

觸食滿足了享樂的世界,也滋養了對存在的渴求(有愛,bhavatahā )。 要破除習慣性的執取,唯有停止與一連串的感覺密切結合,學著擺脫對感覺主動積極的響應,並退一步觀察它們。 於是觸食所滋養的感受將會停止轉變成執取,這時候苦的緣起流轉才能終止。
-------------------------------------------------------------------

「比丘們!比丘應如何觀察觸食?比丘們!譬如一頭被剝了皮的牛。假如被剝皮的牛站在牆邊,就有以牆維生的生物啃囓它;假如牛站在水裡,就有水蟲啃囓它;假如牛站在曠野中,就有曠野中的飛蟲啃囓它。無論這被剝皮的牛站在那裡,就有生物攻擊它。
「比丘們!同樣地,觸食應如是觀。如果能領悟觸食,就能領悟三種感受(5);如果能領悟三種感受,聖弟子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6 ) 《相應部》〈子肉經〉

【譯註】

1〕感覺與料:羅素將我們知覺所得的數據(聲色味觸等),稱為「感覺與料」( sense-data),而獲得sense-data的經驗則稱為「 sensation) http://bit.ly/a0tDSc (5)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舍受)(6)意指阿羅漢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