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色麈引發的苦/煩惱


【色麈引發的苦/煩惱】

在下一經句中就有說明:

Tassa vaddhanti vedanā, anekā rūpasambhavā; 
  
   Abhijjhā ca vihesā ca, cittamassūpahannati.

   Evamācinato dukkham, ārānibbāna, vuccati.”

“許多染著,比如貪婪與惱怒,因為色麈的觸發而生起,
  折磨牢固地抓取色麈的人,
  導致他的心負擔著苦惱。
  因此,寧願承受苦的重擔也不練習禪修的人就會遠離涅槃。”

---------------------------------------------------------------

所有的色麈都能引發感受或煩惱。一個可意的對象呈現在面前,喜悅於它,這就是樂受。一個不可意的對象呈現在面前,感到痛苦,這是苦受。這些感受是苦惱產生的原因,它們折磨他或她。如果某人看到美好的對象,佔有它的慾念就生起了。如果他認為有人在阻礙他得到它,他就遭受苦惱。這樣的心理傾向是貪婪和惱怒的結果。它們折磨失去正念的人。這些人永遠忙碌於惡意的行為中,反對那些阻礙他達成慾念的人。他被貪婪和惱怒鞭打,努力地反擊競爭對手和敵手,不管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變得身心疲憊。

大部分人是沒有正念地過完整個人生。對他們來說,改變並變得有正念是困難的。一個人,如果無法接受正念,那就要接受煩惱,這就帶來苦的輪轉。在那種情況下,涅槃離他很遙遠。
不禪修,將會無法體證三法印共相的智慧,引起煩惱增加生命的苦惱,就像火上加油。

我總結關於色法的這些要點如下:

1. 色法造成難以對付的染著,染著使正念忘失。
2. 染著的心粘著色法。
3. 色法引發痛苦的感受和快樂的感受。
4. 貪婪為緣起,惱怒生起,惱怒導致焦慮和苦惱。
5. 任何人只要執取產生苦的有為法,將永遠和苦為伴。
6. 苦的輪轉便遠離涅槃。


-摩羅迦子經講記馬哈希尊者Mahāsi Sayādaw-馮慶煌中譯 吳上奎修訂


diṭṭhe diṭṭhamattaṃ bhavissati



   常人見到所緣的方式,和禪修者見到所緣的方式,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當五所緣進入(眼耳鼻舌身)五門的時候,「五門心路」 (pañcadvāra-citta-vīthi)便依據固定的次序(cittaniyāma,心之定則)而生起。舉例而言,「色所緣」經過一個心識剎那之後,進入到「眼門」或撞擊「眼淨色」之時,「有分心」 (bhavaga)波動了兩個心識剎那之後即滅去。接著,「五門轉向心」(pañcadvārāvajjana)轉向同一個色所緣,生起後又滅去。在這個階段,心轉向所緣,好像在說:「這是什麼?」之後,以下的心識會依序生起:

•見到同一個所緣的「眼識」(cakkhu-viññāṇa)   
•領受所緣的「領受心」(sampaicchana)   
•推度所緣的「推度心」(santīraa)   
•確定所緣的「確定心」(votthapana)

   這個過程進行得非常迅速,速度超乎我們所能想像。一般人的智慧很難理解這種心路過程的運行速度。

   緊接於「五門心路」之後的,是「意門心路」(manodvāra-vīthi),它識知同一個色所緣。在意門心路中,意門轉向心在「有分波動」之後生起。到此為止的心仍屬「唯作、無記心」(kiriya-avyākata-cittāni),非善非惡,只是中性。

從此以後的階段,禪修者的心路才與常人的心路有所不同。
 就一般人而言,在第一個「意門心路」之後,會繼續生起認知所緣的概念及名稱的心路,直到確實認清所緣為止。接著,一般人會抓取所緣的相(nimittaggāha)與種種細相 (anubyañjanaggāha),然後生起貪、瞋或痴,這些煩惱皆在「速行」(javana)的階段生起—我們便是以速行心的善、惡,來判定一個業的善、惡。

    相對地,正念的禪修者會在所緣生起時觀察它,因而切斷那接下來的心路過程,他會停留在〔第一個〕意門心路,趁「速行心」獲得造(善、惡)業的力量之前便切斷這個鏈鎖。

   當禪修者(毗婆舍那更強而有力)能夠純粹只是見物、聞聲之時,其「五門心路」甚至在「確定心」的階段便已停止,「速行心」來不及生起,因此煩惱完全無機可趁。這叫作 “diṭṭhe diṭṭhamatta bhavissati”,意思是「看到的東西,只是被看到而已」。matta(只是…而已)這個字,意指「透過正念防止心進入形狀、名稱等微細相」。

   無論所緣是可意或不可意,當禪修者不進一步去思惟所緣時,貪、瞋、痴便不會生起。能夠辨別名色所緣,見到它們的因果關係以及真實本質時,「不善速行」(akusala-javanas)便不會生起。
  
   「速行心」可以是善、不善或唯作。保持正念的禪修者會生起善速行,因為他的心具有無貪、無瞋與無痴三善根,而沒有貪、瞋、痴的心所。此種善心有兩個特點,即「無過失」(因為它沒有不善心所)與「能生樂果報」。
         
                             ---解脫道上》班迪達禪師 (Sayādaw Gyi U Paṇḍita)

三種等級的yogi


    若禪修者已修得「強力毗婆舍那」(balavā-vipassanā), 如「厭離智」(nibbidā-ñāṇa)乃至「行捨智」(sakhārupekkha- ñāṇa),在觀照時便不會生起煩惱。這種禪修者是「超級行者」(super yogi)

  「中級的行者」在觀照所緣時則生起一兩次的貪(rāga),當他知道貪生起時,會立即觀照它,直到它滅去。他的煩惱就像潔白表面上的一個污點。因為污點很明顯,所以容易察覺,也容易去除。如果禪修者夠繼續精進,那些貪也會徹底消失。

    「初學的行者」較常受到貪、瞋等煩惱速行(kilesa- javana)的侵襲,需要很努力才能去除這些不善速行。因為他有許多的漏洞讓煩惱有機可趁,而這些煩惱會干擾、阻礙他的 進步。一般人的心沒有能力阻止煩惱的生起,煩惱的生起就像吃到不健康的食物一樣,若吃很多,會帶來痛苦;若只吃少量,則還可以忍受。如果知道自己的狀況並且能拿到對治的藥,這也還好。

    如果禪修者知道自己被煩惱(即貪、瞋、癡等)侵襲,且能夠對治它們,這些煩惱病便可能消失。相反的,如果不善心生起時沒有保持正知,而是習以為常,那麼不善心將會堆積成大山,禪修者將會變成慢性煩惱病的患者。因此,我們再三勸導禪修者應避免這些不善心的生起。總而言之,若努力觀照,煩惱便不會生起,也就不會怪罪醫師或藥物。

 一般人在眼見物的時候—   
•他看到清楚的所緣;   
•思惟所見到的事物;   
•生起概念(paññatti)   
•最後,知道事物的「名稱」。

修習毗婆舍那的修行者在眼見物的時候—   
•保持正念觀照   
•心路停在「僅是見」的階段;   
•他辨別名色(nāma-rūpa),了知其生、滅;   
•無常、苦相顯現。

     修行毗婆舍那的人,在眼見物的時候了知苦諦(dukkhaacca)。藉由正念,他透過正念了知「眼、所見物」這兩種色法,以及見物的心、受、想這三種名法,都是苦諦,只是「見」的現象。


                                     --解脫道上》班迪達禪師 (Sayādaw Gyi U Paṇḍita)

Dhammapada 277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Dhammapada 277

一切行無常,以慧觀見時, 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兩種善心



•導向輪轉的善心 (vaṭṭagāmi-kusalacitta)   
•導向還滅的善心 (vivaṭṭagāmi-kusalacitta)

    第一種善心未離煩惱,第二種則遠離煩惱。
    藉由正念,禪修者可以培養第二種善心。

    明辨所緣,見到它們的因果關係,及其真實本質—自相和共相時,禪修者能修得「觀智」(vipassanā-ñāṇa),征服三種「煩惱輪」 (kilesa-vaṭṭa),即「無明」(avijjā)、「渴愛」(tahā)與「執取」(upādana),阻止「不善速行」(akusala-javana)以及「導向輪轉的速行」(vaṭṭagāmi-javana)的生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業輪(kamma-vaṭṭa)的停止」以及「還滅的趨近(vivaṭṭagāmi)

 「業輪」的轉動會引生「果報輪」(vipākavaṭṭa);業輪的停止代表果報輪停止。藉由正念停轉三輪,讓行者暫時趨向還滅(vivaṭṭa-gāmi)
 

    當導向還滅涅槃的修行善心(vivaṭṭagāmi-bhāvanākusala- cittas)強而有力時,即使感官所緣進入六根門,禪修者仍能藉由不斷的正念觀照,讓覺知的過程停留在「只是見」、「只是聽」的階段,而不生起任何煩惱(kilesā)
                          --解脫道上》班迪達禪師 (Sayādaw Gyi U Paṇḍita)  
---------------------------------------------------------------------------------------------
兩種善心

【導向輪轉】與【導向還滅】

Tattha duvidhaṃ kusalaṃ vaṭṭagāmī ca vivaṭṭagāmī ca. Tatthavaṭṭagāmikusalaṃ nāma mātāpitūnaṃ puttadhītāsu puttadhītānañ ca mātāpitūsu sinehavasena mudu-maddava-cittaṃ.

Vivaṭṭagāmikusalaṃ nāma“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ti-ādibhedā sattatiṃsa bodhipakkhiyadhammā.

Tesu vaṭṭagāmipuññassa pariyosānaṃ manussaloke cakkavattisirīvibhavo.
Vivaṭṭagāmikusalassa maggaphalanibbānasampatti(Sv III 32)

此中的兩種善,即『導向輪轉』與『導向還滅』

二者中,『導向輪轉的善』是父母對子女的柔軟心,為一種情愛;或者是子女對父母的柔軟心,〔亦〕為 一種情愛。

『導向還滅的善』則是四念處等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又,導向輪轉的善所產生的利益,是在人間有轉輪聖王的幸福;

導向還滅的善所產生的利益,則是成就道、果、涅槃。《長部注》

---《解脫道上》第四十七章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