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基本阿毗達摩-心(citta)


潛意識:
   
    第一種心叫做先天心,這是過去業的果報。先天心決定我們的智、愚、仁慈或殘暴。換言之,它代表我們的遺傳和性格。如同河中的水流一樣, 一個人的先天心,終其一生都不斷地剎那生剎那滅,完全處於有意識的思維狀態之間隔除外。    

    先天心依字面的意義有三個名稱:在生命或是受孕的最初剎那是「結生心」(paisandhi),最後一剎那是「死心」(cuti),在生死之間,不存在有意識的思維時叫做「有分心bhavaga)。一般的英文中找不到對等的語詞,但最接近的概念可能就是「潛意識」。沒有中斷的先天心或者潛意識之流,發生在母胎時、在深層睡眠時、要不就在無意識狀態時。
     
    當所緣撞擊識流時,潛意識產生善或不善的心念,視我們的心態(作意manasi-kāra)而定。換句話說,我們的念頭通過先天心或前者潛意識而進入意識之流,者因此而稱為「意門」(mano-dvāra6
談到這個先天心或者潛意識,佛陀有以下的言說:

比丘們,此心明淨7,而為客塵煩惱所染。
Pabhassaramida bhikkhave citta. Tañca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iliṭṭha.(《增支部》)

*註解6  Mano-dvāra pana bhavaganti pavuccati.(意門說為有分心。)攝阿達摩義論》47
*註解7 (編者按原作者補入註腳)根據(巴利)註釋,「明淨心」(shining mind)是指「有分心」(bhavaga),這稱為「意門」(mano-dvāra), 因為所有我們的念頭、善或惡,均通過它。當這個意門受到保護,不受煩惱侵襲,我們的心便被視作明淨。因此,「明淨心」實際是善心 (wholesome mind),在此被分別為「有分心」得到保護免於煩惱,這是透過心的修習(citta-bhāvanā)達成,亦即是止禪(samatha)及觀禪(vipassana)。

                                  賴明《發趣法輕鬆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