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佛陀有一次為了回應關於一位僧人應具備甚麼特質才能當上「說法」(Dhammakathika)的問題,他回答說如果一位僧人能夠勸導別人在戒律上,不順從其肉身的自我,並且能指導他們去除感官欲樂,
則可稱為說法者。按佛陀所說,一個世間人如果精勤地修行解脫自身於感官的渴愛,他便可以成為比丘 (bhikkhu)。
如同其他經典,《負擔經》有其獨立的教授重點。佛陀於舍衛城的祇園精舍停留期間,在四眾前開講此教法,說明執取五蘊猶如一個沉重的「負擔」。然後,
他反覆講述「蘊」(意即聚合)的組成部分。佛陀 指出一個人只是五蘊的聚合。在此經中,佛陀對於法 (Dhamma)概要地說明如下。
所有人及動物都是由相互關連的心理和 物質現象 (名法(nāma)及色法(rūpa))組成。 名法和色法時刻 在變動,猶如漩渦的活動一般,就算是連續兩個剎那,它們都不會維持同一個相貌。色法(物質)本身是缺乏任何感覺或感情的。名法(心理現象)之所以被稱為名法是因為其趨向於感官對象的傾向。色法,即
物質身體,是不斷地變遷的,這是無常的特質。「名 法」這個詞彙包括識(viññāna)、受(vedanā)、想 (saññā)及行(sankhāra)。
所有的五蘊在因果法則的支配下都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沒有所謂自我這樁事情。當這種認知變得成熟及圓滿,證得的 人將超凡入聖。
在《負擔經》講記的第二部份,說明五蘊的負擔是怎樣被接受,以及怎樣拋下或丟棄此負擔。
過去所積集的無形業力,在物質宇宙的進程中孕育而製造出眾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相續地連接起一個人的生命,而構成佛教所謂的輪迴(samsāra):生命的循環。在不斷的生死循環之中,五蘊總是發生著。 取蘊(upādānakkhandha)自然地帶來貪、嗔、痴。為了根除這些慾念及消滅渴愛(tanhā)的感受,這裡有一條出路。換言之,要解除造成各類痛苦的負擔,佛陀教導了我們四聖諦及展示導向苦滅的八正道。
基本而言,六根是名色(身體及心理現象)無可避免的結果。生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煩惱、悲傷及痛苦。從生命誕生到結束,負擔都是沉重的。因此,為了移除及放輕負擔,以停止整個五取蘊之苦,佛法教導我們應當修習毗婆舍那禪法(vipassanā),並起碼證取須陀洹果,這樣最終將可以達致究竟解脫於輪迴的至高境地。
願一切眾生悉皆快樂。
─ 出自 敏瑞(Min Swe)佛法弘揚協會(Buddha sāsanānuggaha Organiz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